三、關于微信訂閱號經營
繼微博大號之后,微信訂閱號的粉絲爭奪戰(zhàn)也是烽煙四起。眼花繚亂的微信訂閱號,你為什么買賬?
6、美女效應
美人效應來源于一個故事:羅馬一家自助餐廳的老板想出一個賺小費的妙計。他請來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柜臺邊收錢,以便使男客們神魂顛倒,慷慨解囊。誰知那位姑娘上班后沒過幾天,就對老板說:“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老板忙問:“這是怎么回事呢?”“現(xiàn)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柜臺邊反復地數(shù)找給他們的零錢。”
荷爾蒙經濟本身沒什么罪過,濫用就不好了。無數(shù)的訂閱號消息均以美女做配圖,而內容則相差十萬八千里。如果你還為一次又一次的上當憤憤不平,說明你還沒了解這背后的道道。
7、鳥籠邏輯
掛一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里*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主人一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只鳥回來放在鳥籠里,這就是鳥籠邏輯。過程很簡單,設想你是這房間的主人,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養(yǎng)過鳥。”人們會問:“那么,你要一個鳥籠干什么?”***你不得不在兩個選擇中二選一,因為這比無休止的解釋要容易得多。
對于玩微信,當然不會有人問你為什么關注某個微信號。人的認知一致本性會自然而然地推動我們對自己的某種行為做出合理的解釋。對于微信訂閱號來說,留住用戶*關鍵的時間往往是用戶關注后的前三天。如果沒有什么surprise,用戶很容易做出判斷這不是我想要的。但是三五天后,用戶的慣性往往會促使他保留下來。
8、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只表時,可以知道現(xiàn)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只時卻無法確定。兩只表并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這其實和眾多微信訂閱號灌輸給我們的信息何其相似。心靈雞湯的東西永遠大行其道,多到我們光知道要努力,但不知道做什么的程度。專家、大師很多,但真正能幫我解決問題的卻難得一見。人們都習慣于先了解很多信息,然后再做選擇。結果我們一次又一次給自己設置了信息迷障。正可謂,選擇越多越迷茫。
四、關于微信紅包
微信紅包一戰(zhàn)成名,微信紅包又成為檢驗人品的一個武器。眾人樂此不疲的搶紅包,樂趣何來?
9、蝴蝶效應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tǒng)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后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蝴蝶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tài)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
回溯微信紅包的發(fā)跡史,是不是也是如此?一個人在其他群里品嘗到了搶紅包的樂趣,然后在自己的其他群里顯擺一下。然后,其他人也看到了,然后,就是一串然后。當然微信紅包已經不是騰訊自己的專利了,滴滴也有紅包,其他app也可以有自己的紅包。搶到紅包,還可以眾人分享。這種傳播力,一定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吧。所謂的病毒傳播,碰上微信這個載體,想象力真的沒有邊界。
10、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是人際吸引理論的一部分,其主旨是從交往雙方的收益和代價的角度考察人際關系。當收益超過代價時,關系受到重視;當代價大于收益時,則關系不受重視。這里所說的收益和代價的含義相當廣泛。U.G.福阿等人提出的6種基本收益是:愛、**、地位、物品、服務、信息。這些收益的價值還依賴于提供者。代價大體包括時間、精力、**、喪失機會等。無論是收益還是代價都是難于用嚴格客觀的量表來測量的。它們依賴于需要、價值觀、交往者的個人經驗等。
對于每個人來說,當他/她在群里分享紅包時,其實他/她是有索取匯報的內在渴望的。包括其他人也發(fā)紅包,包括其他人的稱贊,包括其他人的關注等。研究微信紅包現(xiàn)象,你會發(fā)現(xiàn)微信群里索取多付出少的成員會逐漸被邊緣化、甚至被其他成員厭惡。其實,這個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是一致的。
微信已經不可思議地改變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無論是微信的使用者、微信群的管理者、還是訂閱號的經營者、亦或是微信商業(yè)生態(tài)中的創(chuàng)業(yè)者,理解微信背后的管理學原理,也許能讓你少些困惑,多些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