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微”(Micro)這個字,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之中,從一開始的“微博”、“微小說”到最近炙手可熱的“微電影”,無不依靠著一種“微”力量,影樓業(yè)也慢慢的加入了微電影營銷策劃的行列中,無論是婚禮上的視頻播放使用,還是留住美好影像資料,都離不開影樓微電影的拍攝,因此也在無形中延伸出一種新的商業(yè)模式,甚至可以稱之為新的“微營銷”商業(yè)模式。
在過去的幾年里,微電影之快速興起可以歸納為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傳統(tǒng)的大眾傳播〈電視、廣播、報紙、雜志〉已無法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獲取訊息,以及填滿零碎時間的娛樂需求。
第二,由于新科技的發(fā)展與手持移動終端的普及,與視頻網站的崛起,讓微電影傳播平臺比以前更為快速與便利。
第三,網絡年代,為營銷自己與營銷新事物,微電影是一個相對便宜與便利的平臺。在此天時、地利與人合的環(huán)境中,影樓微電影成為創(chuàng)新的營銷平臺與媒介。
若談起微電影,2001年BMW推出仿電影形式的系列網絡影片《The
Hire》或可稱為微電影的濫觴。在此時期,BMW邀請當時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Guy Ritchie、李安、王家衛(wèi)、Tony
Scott和Joe Carnahan等八位導演,由大衛(wèi)·芬奇制作和克里夫·歐文主演,推出系列網絡電影《The
Hire》,宣傳BMW的高性能形象,分為兩個季度在專門設立的網站上播出,獲得了極大的反響,提升了12%的銷量,堪稱經典傳播案例。后來由于制作成本越來越高,擴充網絡系統(tǒng)的成本持續(xù)攀升,BMW暫停此項計劃,微電影創(chuàng)新在此寫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