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陌生的街道看到熟悉的招牌,心理上是不是會有一下放松下來的感覺?這也是一個吸引顧客進店的要素。
大門寬度。如果想要吸引大量非特定的顧客進店,提高開放度和開放感是很重要的。開放度是指相對于店面寬度的入口數(shù)量及入口寬度。專賣店和精品店采取的方法是,犒制開放度和開放感,讓一般顧客望而卻步,以此營造一種高感覺。根據(jù)店鋪類型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技巧。
廣告位置。如果店鋪坐落在彎道處,那么在店鋪側面設置廣告就無法從遠處看到,因此可以在店鋪的正門前或者彎道外側設置廣告。有些店坐落在主干道路沿線,很多顧客會駕車前往;有些店顧客會騎自行車或徒步前往。根據(jù)顧客采取的交通方式不同,廣告的位置、展現(xiàn)方式都要進行斟酌。
色彩效果。相同商品,運用色彩不同,對賣場的促進也不同,不同的色彩使用會讓顧客感受不同的信息。比如快餐店一般會用紅色基調廣告,因為紅色代表生命力,可使人產(chǎn)生積極心態(tài),而且是一種購買色,促進食欲。
燈光打法。照明可以給人以溫暖平和的感覺,恰當?shù)厥褂酶鞣N方法能夠提升商品形象,提高存在認知度。
干凈。從停車場到店面、賣場內、衛(wèi)生間,店內的每個角落都潔凈的店鋪會獲得顧客的好評,這是招來回頭客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種定價方法,牢抓客戶
在店鋪定價方面,相比于每個商品品目的定價,更為關鍵的是,要重視店內整體的定價水平。首先,應該從價格區(qū),即商品的價格范圍開始研究。*近由于低價銷售主張正在蔓延,因此價格區(qū)的范圍有朝著低價方向收窄的趨勢。價格區(qū)一旦收窄,顧客的購買選項就會變少,因而有可能造成單位顧客銷售額的減少。在這方面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要有意識地配置一些高價格商品,拓寬價格范圍。
其次,要在已經(jīng)設定好的價格區(qū)中確定若干條重點價格線。價格線的意思是在商品品目之間沒有價格差異時,是指商品價格;在商品品目之間價格差異較大時,是指價格帶。即使價格區(qū)的范圍很寬,價格線也還是以3~5條為宜,價格方面也要注意清晰易懂。
在價格線中希望多銷的主力商品的價格被稱為價格點。換句話說,在所陳列的商品中,陳列數(shù)量和銷售數(shù)量較多的商品的價格就是價格點。如果陳列數(shù)量*多的商品的價格和顧客的希望價格能夠對得上,那么就可以說商家和顧客在性價比方面達成了一致。
價格法一“捆綁法”
對于顧客來說,可以很容易通過價格看懂“貴”、“賤”,而且馬上能夠對此做出判斷。為此,有一種分組時的分類方法就是按照“價格”劃分。如果按照價格線來進行分組,那么購物時就可以不用一個一個地確認商品價格,購物將會變得很輕松。
價格法二“比較法”
如果用價格線來劃分賣場,明確商品的差異,不但可以使購物更加方便,而且能夠提高顧客的接受度。對于商家來說,為了幫助顧客進行價格比較,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提供與價格差相對應的信息”。應該清楚明確地傳達因為什么、哪里不同才形成了高(低)價。如果能夠做到準確傳達功能(規(guī)格)、原材料、產(chǎn)地、等級、大小等方面的不同點,可以提高店鋪的專業(yè)性,從而實現(xiàn)與其他店鋪的差別化。
價格法三“深究法”
有一種在店鋪促銷時被經(jīng)常用到的方法,就是“××元均價銷售”。和“捆綁法”一樣,由于把相同價格的商品歸集到一起,顧客購買時會感覺比較方便,而且也覺得值得。這種一律均價銷售的做法,銷售商品的品目增加,顧客購買的件數(shù)也會隨之增長。
多數(shù)的均價銷售會主要選擇那些低于通常定價水平的商品。這樣做非常吸引顧客的眼球,但是如果在此之上,把一些以通常價格銷售的商品也摻入均價銷售的商品之中,有時顧客的購買件數(shù)甚至可以達到通常情況下三倍的水平。均價銷售告訴我們,除了價格便宜之外,享受從眾多商品中選擇的樂趣也可以促發(fā)顧客的購買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