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網 首頁 > 影樓管理 > 門市接單 > 管理中的國學思想與西方體系

管理中的國學思想與西方體系

  學管理的幾乎總是言必稱歐美,想當初文革后沒幾所大學開設管理課程時,教授我們管理專業(yè)的老師還有幾位是留蘇的,油印的課本內容都是美日西歐的東西,當時感覺好新鮮,以為這企業(yè)管理專業(yè)很牛。

  無論怎么講管理,中國的企業(yè)始終有股中國味,有的叫中國魂。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說了多少年,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套路。老毛說中西醫(yī)結合,他一去,居然有個搞物理的中科院院士冒出來,說要消滅中醫(yī)只要西醫(yī),弄得搞中醫(yī)的人老大不高興。不管這些有文化的人怎么說,全國各地中醫(yī)院都還是生意興隆。

  搞咨詢這些年,見了些人裝神弄鬼,學了一點西洋音樂,亂彈琴,書上的沒搞明白就搬下來,給人亂抓一副藥,說是如何對,結果驢頭不對馬嘴。

  所謂資本主義體制下的企業(yè)管理確實有相當多的東西,搞得好,適合中國企業(yè)吸收,搞得不好就害人。中國的現狀是什么?中國企業(yè)的心態(tài)是什么?中國企業(yè)文化如何?這和西方相差比較大。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中國傳統(tǒng)的所謂封建殘余現在在國人頭腦中根深蒂固。這些所謂的封建殘余中,還有不少東西被西方人津津樂道,比如西點軍校學孫子兵法,孔子學院遍布全球,甚至奧巴馬演講中也來兩個中國成語……

  中國以前管理方面的東西主要在政府管理和軍事管理領域,企業(yè)管理幾乎是空白,這是封建制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差別?,F今可以借鑒在企業(yè)管理上的東西,就顯得缺乏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我們要注意的是,這些東西對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這些東西對我們自己以及客戶的影響,涉及我們和客戶的最初溝通、對咨詢過程和結果的認識、以及對環(huán)境影響的判定上,既有價值觀上的影響,也有具體方法上的影響??梢赃@么說吧,這就是涉及思想上的也可稱之為管理哲學意義上的影響。

  從人數上說管理的話,現在企業(yè)管理說的是數百人至數萬人這個范圍內的管理,且主要是經營方面就是涉及利益的管理。這個數量人數的管理是封建統(tǒng)治者都刻意回避的。我們從《四書.大學》上看那句千古名言: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這兩句古話說的是管理好自己就管理好了國家和世界,缺乏中間環(huán)節(jié),雖說說了一個家,但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反而給一些家族企業(yè)的思想意識或者說企業(yè)文化帶來了麻煩。這兩句的土壤是封建制,現代企業(yè)哪怕是家族企業(yè)也不能放在紅樓夢那個環(huán)境中了。記得那個得諾獎后又因82+28出名的楊振寧教授有過一篇文章,說那個格物致知影響了他的科學思維。我記得當時看了覺得這格物致知和牛頓的靜態(tài)物理學差不多,似乎比愛因斯坦的物理學要差個級別。當然這是揚教授的觀點,而且還是我看了楊教授文章之后至今回憶得來的印象。

  拋開這個因素,僅就格物致知誠意修身的說法而言,又確實是很好很強大的。同樣是諾獎得主的丁肇中教授就說《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企業(yè)管理講的是系統(tǒng),還要講環(huán)境。中國歷史上究竟是如何在探究人數為數百人至數萬人這個范圍人數的管理呢?在中國歷史上,一統(tǒng)天下的太平盛世時期是要聽皇帝一人的,那個中央集權說啥是啥,所以一個百人至萬人的群體或者說團隊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范圍受限。而恰恰在亂世,有的歷史書說是農民運動風起云涌之時,一群草莽英魂給了我們很好的研究空間。

  這個典型的歷史環(huán)境有春秋戰(zhàn)國、秦末乃至每個劃時代的朝代末期或者說是一個新朝代的初期,也就是改朝換代的亂世,比較著名的就是三國時期,多只隊伍都是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有的半道上就不見了,要么被消滅要么被火并。這些群體這些團隊的興衰與現代企業(yè)的發(fā)展歷程何其相似。

  有本《水煮三國》,將三國看做競爭市場中的三類公司,一類是實力雄厚、產品占據市場半壁江山的大公司,如曹操這樣挾天子而令諸侯的國企;一類是依據特色,固守一塊市場,伺機擴張的中小型公司,如孫權這樣的家族企業(yè);還有一類是白手起家,迅速崛起的新興企業(yè),如劉備這樣賣草鞋起家廣納人才的民企。這本書到是幽默地把傳統(tǒng)文化也就是國學和西學揉到了一塊,讓人在笑中體會管理。

  從現代意義上來說,中國的國家這個詞很有問題,國怎么就成了家了呢?原來是吾皇之家天下,現在可不是,對不?祖國的英文motherland翻譯成中文就是“媽地”,似乎也不怎么對勁。從語法上說話上也差大了,中國人說“我昨兒個早上在知春里吃的早餐。”說的是吃早餐,時間狀語地點狀語在早餐前面我后面整了兩圈,然后才早餐。人家英語直接就先說我吃早餐,然后你愛聽不聽,一直把昨兒個早上在知春里這些時間地點統(tǒng)統(tǒng)放句子后面:I ate breakfast yesterday morning in Zhichun Li.這說明什么呢?西方人目的很直接,中國人很重視過程,都是很好很好的優(yōu)點,也可以說是東西方思維的特點吧,我認為這對從管理思路上研究中學西學很有關系。

  國學與西學的差別是否還在于對技術的深究?中國歷史上的人太大套,登頂在偉大的王草圣留下《蘭亭序》的晉朝,出現了一股清談之風,似乎十分高雅,實則于世無補。墨子到是很精巧,不知怎么就無傳人,后來的朝代不知怎么又把精加工之類的事說成是奇技淫巧?是不是獨尊儒術留下的后患?

  還是說醫(yī)吧,西醫(yī)用來檢查比較準,中醫(yī)來得慢一點,畢竟還是生物制劑,和環(huán)境比較和諧,副作用也不大。想起那句和管理有關系的話:上醫(yī)醫(yī)國,中醫(yī)醫(yī)人,下醫(yī)醫(yī)病。還有一句是:上醫(yī)防可病之病,中醫(yī)治未病之病,下醫(yī)治已病之病。

  管理咨詢有時和醫(yī)生有點相類,理論指導很重要,無論中學還是西學,都要結合實際,照抄照搬生吞活剝不行,理論要精,實際要清,搞出的管理咨詢方案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觀點、圖片、文字、視頻來自本站用戶上傳發(fā)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關權益,請點擊《權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據該指引發(fā)出權利通知書,我們將根據中國法律法規(guī)和政府規(guī)范性文件立即審核并處理。
網友評論
  • 君先生
    28歲
    選片師
    1萬-1.5萬
    萬先生
    38歲
    總經理/店長
    1.5萬-2萬+提
    孫女士
    37歲
    店長/培訓講師/兒童門市/管理/策劃
    面議
    曾先生
    33歲
    攝影師/寫真攝影師
    1萬-1.2萬+提
    阿先生
    28歲
    兒童攝影師
    1萬-1.5萬
    阿先生
    37歲
    攝影師
    6千-1萬
    彭女士
    30歲
    化妝師/造型師/化妝師
    8千-1萬
    徐先生
    29歲
    兒童攝影師
    8千-9千
專訪修圖師火山
專訪修圖師火山
提起修圖師,大多數人腦海中可能浮現的是埋頭苦苦修圖的男性修圖師…
專訪攝影技術總監(jiān)徐東
專訪攝影技術總監(jiān)徐東
徐東老師身上有一種神秘的敘事:浪漫與理智并存,來回切換,游刃有余…
專訪攝影師陳曦
專訪攝影師陳曦
你能夠堅持做一件事情多久?三分鐘,三天,三個月,還是三年…
專訪攝影師阿淼
專訪攝影師阿淼
9年的從業(yè)經驗,足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軌跡!無意間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阿淼老師…
專訪夏天映像團隊
專訪夏天映像團隊
長大后的我們總是懷念著童年,童年的棒冰、童年的秋千以及那時候的奇思妙想…
專訪小腳丫兒童攝影師阿豪
專訪小腳丫兒童攝影師阿豪
沒有人會走的一帆風順,阿豪老師剛開始也遇到了非常多的挫折…
專訪攝影師林濤
專訪攝影師林濤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我們?yōu)榱松?、家人、前程奔波?/dd>
專訪攝影師葛夢群
專訪攝影師葛夢群
俗話說得好,“勤能補拙”,縱使你天分再如何差,只要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