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董塵
從2006創(chuàng)辦到起初發(fā)展的幾年里,也算是經歷了一些輝煌,但到最近兩年的停滯,有沒有感覺到落差?
董塵:算是有打擊,也曾經有過落差。但現在看起來,我覺得那是我人生經歷當中最好的老師。如果年輕的時候不交學費,不受打擊,年紀大了,再承受這些,那個時候可能就是滅頂之災了。我非常樂觀地看待這些波折。
從你這里出走開店的人,其實多多少少有些“背叛”的感覺了,撐不下去的時候,為什么都還會回頭找你幫忙呢?
董塵:第一,我比較感性,第二,我比較善良,第三,我一直信奉佛學里的“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的原則。但現在覺得,對這些原則,我沒有設置好一個度,沒有理性地去對人性有一個判斷和認知,這些是自己給自己找來的障礙。
對未來的發(fā)展覺得壓力大嗎?經歷了一些起落之后,會不會想要迅速地再掀起一個小高峰?
董塵:這種想法肯定是有的,但是理性和淡定告訴我:只要有路,就不要怕路遠。在這個過程中,我需要理性地去控制速度和效率,不能操之過急,有句話叫“欲速則不達”,我相信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非常透徹的?,F在的狀態(tài)有兩句話可以概括:自然生長,及時修正。我覺得有這兩個就夠了。其他的,拔苗助長的事情,以前經常做,現在不能做了。
或許暫時、立即、馬上不能有很大的改變,但我相信,改變一定會來,不一定是在今天,也不一定是在今年,但在一定的時間內,它一定會到來。
現在你已經不再拍照了嗎?
董塵:從2010年開始,我就沒有再拍照。其實我非常喜歡攝影,平時喜歡拍一些民俗方面的東西。但是當團隊不斷壯大,必須放下手中的照相機,去充實自己,在經營管理上提升自己,給自己一個交代,給團隊成員一個廣闊的天空。
如果我的定位還只是一個攝影師,那么一定做不大,走不遠;想要走遠的話,就必須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管理者和決策者,這個時候就必須忘記自己是一個攝影師,也忘記感性的性格。
未來還會重新拿起相機,把攝影作為生活的一種樂趣。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黑光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