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流程不順。當時場地有限,每對顧客的拍照時間都較長,拍攝流程很不順暢,如果一天有十幾對客人,通常都要拍到深夜12點。當時的整件部門每天上班時間都超過12小時,顧客底片丟失也是常有的事,每隔二、三天就會出現(xiàn)全公司的人都在找顧客底片的事情。
3.
沒有品牌知名度。初到成都,還沒有品牌知名度,為了一個訂單,門市花上兩三個小時是很正常的。為了求生存,1997年5月我們開始做外展活動,在成都周邊城市進行展示宣傳。為了爭取業(yè)績,外展門市甚至拿著相冊登門拜訪當?shù)氐你y行和商家。
應對:鼓勵顧客不滿意重拍
因為有這么多不足,爭取每對顧客都不容易,所以我們都抱著感恩的心去服務每一對顧客。顧客滿意表的產生也是很偶然的,偶然的背后是我們重視顧客聲音的必然結果。滿意表的前身是一張用手畫的表格,用來記錄每天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以便于我們找到相關負責人。有一天預約時,顧客由于不清楚流程,工作人員拿起這個表格告訴顧客我們在為他作怎樣的安排。顧客聽后更加信任我們的服務,于是就有了用這樣的方式記錄顧客感受的想法。而我們也很想知道顧客是怎么評價我們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于是就有了現(xiàn)在的顧客滿意表。
當時只要顧客有一點不滿意,我們就堅持讓他一定來加拍。有客人問:“不加拍不行嗎?”我們的觀點是盡量來加拍。為了讓不滿意的顧客能來加拍,我們還鼓勵員工讓顧客來加拍,如果真的把顧客叫來了,公司就給員工獎勵。正因為我們的服務誠懇,顧客都很認同我們,群麗也得到了顧客的尊敬。當時我們沒有那么多的管理語言,就是把顧客的抱怨當作最好的禮物。當時群麗就給顧客承諾:“拍照效果不滿意重拍,重拍不滿意退款;預約不能來拍照,所以定金全額退還?!蹦菚r也有同行用群麗的重拍率來攻擊群麗,說群麗的拍照技術不行,產生很多重拍或補拍,說他們公司半年都不會產生重拍。其實,沒有重拍不代表顧客滿意。我們常告訴員工,重拍也好,退訂也好,至少顧客還會來我們公司,我們還可以知道其中的原因,如果他來都不來,我們就完全沒有改正的機會了。我們當時就是這樣教育員工的,這無形中提升了員工的服務意識。
一路走來,我們深刻體會到真心服務可以彌補很多不足,把服務做好可以贏得業(yè)績的,當時群麗的轉介紹率達到75%以上,所以我們更加相信服務才是公司生存的根本。
建設期:擴充硬件,內部改革
經(jīng)過1996至1998三年的發(fā)展,群麗在成都日漸站穩(wěn)腳跟,開始進入內部建設期。隨著業(yè)績的增漲,我們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之前靠個人的經(jīng)驗和能力來管理已經(jīng)無法應付了。群麗考慮到未來的發(fā)展,對內對外都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開始著手建立企業(yè)管理制度實現(xiàn)規(guī)?;l(fā)展。
1999年是群麗快速成長的一年,就有的場地空間已無法容納日漸增加的客量。最初不到150平方米的攝影場地一下擴大到了800平方米,從3個攝影棚增加到了7個攝影棚。同年,群麗管理中心成立。2000年群麗再度擴充,成立了VIP攝影基地。VIP攝影基地未成立前,我們的高單比例占總訂單量不到二成,成立后高單比例明顯上升,達到了四至五成左右。2001年我們將禮服分區(qū),根據(jù)不同的拍照套系提供不同的服裝,并開始了結婚當天的禮服租售業(yè)務。
這個時期群麗的內部結構也在不斷調整。我們知道企業(yè)要想走得更遠,僅僅靠服務和技術是不行的,還要靠企業(yè)文化,所以當務之急是打根基,做好內部調整,才能談發(fā)展之道,才能積淀好企業(yè)文化。這個時期公司幾大部門陸續(xù)成立:包括服務推廣中心,流程管理中心和人力資源部。
建立以上的幾大部門的目的就是為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如同一棵樹,根扎得越深,越經(jīng)得起風吹雨打。為了打造群麗的專業(yè)形象,提升員工的使命感,我們將門市部更改為咨詢部,希望銷售人員成為專業(yè)的咨詢員,將美容造型部更改為形象設計部,讓化妝師更尊重自己的專業(yè)技能。我們還成立了員工活動中心,同時也創(chuàng)辦了群麗期刊,以加強各單位及部門間的交流。
發(fā)展期:榮獲“全國十大杰出影樓”稱號
2001年,群麗經(jīng)過了6年的發(fā)展,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贏得了市場的認同,但成長空間也逐漸變小了。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我們創(chuàng)立了一個新品牌——巴黎婚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