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營銷,很多人眼中,只是銷售產(chǎn)品,進貨再賣只有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也有認識到這樣和炒股票幾乎沒什么區(qū)別,一不小心就會套牢,所以為了銷售會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分銷、創(chuàng)新、拉動需求尋找市場、技術(shù)升級、健全售后服務等等,總的來說營銷就是要增加銷售產(chǎn)品的整體價值,同時建設品牌,提高企業(yè)價值,那么在市場這樣一個廣闊的營銷平臺上,采用什么計劃、措施,才能到達這樣的效果呢?
很多人談起營銷,就想到了媒體廣告,報紙、電臺、電視這樣的新聞媒體,再加上些戶外廣告牌,車體廣告,宣傳彩單等等,在這個網(wǎng)絡時代,隨著大眾消費的網(wǎng)絡化、符號化趨勢,在當下的品牌經(jīng)濟浪潮中,這樣的廣告很難起到很完美的效果,可以說這種營銷模式和思維基本已近不符合當前品牌營銷的發(fā)展。特別是在影樓行業(yè),這個既傳統(tǒng)又時尚的行業(yè),畢竟消費群體還是以年輕人為主,那么他們的消費習慣,消費心理又有多少人真正的理解呢?
所以在營銷的過程中,還要適應很多消費心理,通過消費者行為特點捕捉營銷機會點,再用商品訴求點去抓住機會點,并適時地提供滿足需求的商品方案,持續(xù)不斷地從一種商品的需求過渡到另一種商品的營銷機會點,從而建立起消費行為--營銷機會--商品訴求--滿足需求的較為完整的循環(huán)營銷鏈條。
那么這樣去建立完整的循環(huán)營銷鏈條廣告就一定能達到目的嗎?那么網(wǎng)絡營銷?節(jié)假日促銷?活動秀場?影樓需要什么樣的營銷模式呢?
一頭驢與一眼枯井的故事相比大家都很清楚,這就好比當前的營銷模式所面臨的現(xiàn)狀,我們在營銷實戰(zhàn)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像那頭驢子一樣莫名其妙地陷入一個枯井里,也會有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壓在身上。要想走出“枯井”最好的辦法就是像那頭驢一樣,將所有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而這樣沙子就像是常規(guī)、固定思維,那么我們需要做點什么呢?
這個故事如果說的是心態(tài),那么,美國人賣蘋果的故事就有了智慧與技巧的成分吧——美國新墨西哥州有個名叫楊格的果園主,一次突降冰雹,將蘋果個個打得傷痕累累,就在大家都唉聲嘆氣時,楊格突然來了靈感,他馬上按合同原價將蘋果輸往全國各地,與往日不同的是每個蘋果箱里都多放了一張小紙片,上面寫了一段既幽默又親切的文字:親愛的買主們,這些蘋果不幸受傷,但請看好,它們是冰雹留下的杰作,這正是高原地區(qū)蘋果特有的標志,品嘗后你們就會知道其特別的味道。買主將信將疑地品嘗后,真切地感受到了高原地區(qū)蘋果特有的風味。結(jié)果,楊格這年的蘋果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賣得好。
如果按照正常思維,被冰雹打傷的蘋果,只好降價處理,以減少損失。但若在危機管理中運用了創(chuàng)新思維,卻可化腐朽為神奇,讓有問題的產(chǎn)品不僅賣得掉,而且能賣個好價錢。
在這里給思維“洗個澡”,清醒一下!甲、乙兩個教徒在祈禱時煙癮來了。甲教徒問神父:“祈禱的時候可不可以抽煙?”神父回答說:“不可以”!乙教徒問神父:“抽煙的時候可不可以祈禱?”神父回答說:“當然可以”!
祈禱的時候去抽煙是對神的不敬,作為神父當然會反對。而抽煙的時候都在祈禱,更能表達教徒對圣恩的感激與褒頌,神父又怎么能拒絕呢?
孫子所言:“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梢姡瑺I銷管理的確需要“腦筋急轉(zhuǎn)彎”。如果你光看別人的案例沒有感覺,請看如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