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光線就會“包裹”在主體周圍,同時還會讓人物的下頜線條變得十分明顯。
5. 取下擴散板
柔光箱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前方的擴散板,讓光線更趨于發(fā)散,光質更“柔”;但有時,你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把光源置于主體正前方,取下八角柔光箱前方的擴散板;攝影師同樣站在主體正前方,并用身體阻擋光源的中心部分,減少對主體的直射光。
取下擴散板后,柔光箱就變成了一個類似環(huán)形燈的構造,會在主體周邊創(chuàng)造漫反射陰影,視覺效果同樣頗為酷炫。
*后,再簡述幾個使用柔光箱的基本原則:
1. 體積越大的柔光箱,“柔化”效果往往越好。
2. 距離是控制柔化效果的關鍵因素,但小心別讓箱體邊緣出現(xiàn)在畫面中。
3. 光源的中心*好位于人臉上方,照明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