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不借助附件手段純以技術(shù)解決。這里面要談到閃光攝影的尷尬之三。前景亮背景暗,反差之大的原因是我們使用了高速的快門和低級的感光度,依靠環(huán)境光照明的背景反射光,在整個曝光中幾乎忽略不計。改變固化的閃光攝影思路,在創(chuàng)作時使用相對慢速的快門,如勉強端穩(wěn)的1/30,略高的ISO如400,再配合不那么強烈的閃光。背景的曝光度得以提高,伴隨著環(huán)境光給予主體一定的照明,閃光燈的補光只是起到了凝固瞬間的輔助作用。但一定要記住,在這種情況下應(yīng)使用后簾閃光模式,主體才能保證足夠的清晰。至于背景,管它呢,如果失去清晰度,更像是抽象風格。從這里你可以提煉出夜景人像的拍攝手法原理。
閃光燈的補光不應(yīng)狹隘的理解為不得已而為之的弱光下,前文中所敘述的補光都是真正意義上的曝光,另一個層面,閃光補光還蘊藏了眼神光補充的作用。你沒發(fā)現(xiàn),使用閃光燈的時候,正對著鏡頭的眼睛都顯得異常有神嗎?你可以在任何時候使用它,甚至是不缺乏光線時,極大降低功率營造眼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