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機上頭,若想要加強畫面的亮度,除了開大光圈、放慢快門數(shù)值或提高感光度ISO值外,在不可避免的昏暗拍攝情況下,我們還可以使用閃光燈,來打亮拍攝現(xiàn)場的目標物。大家都知道閃光燈就該接在相機的熱靴座上頭,但居然還有一個叫「冷靴」的名詞,到底他們的差別在哪里呢?就讓達人Herman老師,來為大家揭開謎底吧!
熱靴與冷靴的差別在哪里?
臺灣最近都下起了大雨,Herman老師出門吃午飯時,看到最多的,除了雨傘之外,就是雨靴了。歷經(jīng)雨水多日的襲擊之后,我也想去弄雙雨靴來穿穿。究竟雨靴與雨鞋之間有什么差別,我想二者的共通點是「防潮」功能,但舊式雨鞋防止了「潮」,而現(xiàn)正流行的雨靴才是正「潮」啊~
在相機的機身上,有一個用來連接配件的座子(通常是用來接外接式的閃燈燈),被稱之為「熱靴座」,它是從英文的「Hot Shoe」直譯而來。而熱的用意,是指它會被接通電流,讓閃燈「作動」?;镜臒嵫ビ卸€主要的接點,一個是中央的大圓點(紅線所指的地方),另一個是長條型的夾槽(藍線所指的地方),這個夾槽本身也是會通電的。
▲大家可以從圖示中三個品牌相機看出來,每一家都有相容于國際標準的這二個基本接點。至于各家都在大接點的四周,自行設計了一些小接點,那是用來對各家自有系統(tǒng)閃燈的細部控制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