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是被歷代文人墨客誦頌繪性的花卉,是中國文人內心高尚品質的隱形密碼,具有濃郁中國文化色彩的花卉,也是攝影人學習攝影必修課。數(shù)碼攝影的到來,使鐘情于荷花攝影的愛好者越來越多。當今崇尚紀實和風光攝影大環(huán)境中,拍荷被人認為是一個很俗的題材。而本人身處鄉(xiāng)村,荷塘遍地可見,經(jīng)常用拍荷來煅煉一下自己的攝影技術并進行一些影像實驗。久而久之,從拍荷到愛荷、思荷,從“小荷才露尖尖角”到“留得殘荷聽雨聲”,每年拍荷不下十余次,嘗試各種拍荷的表現(xiàn)方式,以達到內心對自然的感悟。
一、拍荷要了解荷的內在文化信息,彰顯自然的靈性及魅力
萬物皆有靈性。荷花的生長過程,每一階段都蘊藏著豐富的內涵與景觀。生命初始,春雨綿綿,玉露下寒塘,疏雨,彩荷,飄浮于水面的嫩葉,留下晶瑩剔透的水珠;隨后是新荷出寒波,俯仰隨風傾,立葉開始挺立出水面;六月初期前后小池初芳蕊,含著蕾苞的花梗已亭亭玉立,恰似芙蓉欲吐紅;炎熱的仲夏天正是花開盛期,秀色波中溢,照影花如語八月下旬后花期已逐漸接近尾聲,只見綠荷衰颯盡,秋荷落殘紅;進入隆冬荷葉已漸凋萎,霜落枯葉折,萬象皆幻空。因此,拍荷的季節(jié)不僅僅局限于盛花期,一年四季都可拍。比如春季綠萍中的錢葉,秋季落雨敲打秋荷,即便是當花朵衰落后的殘荷,都能給人以獨特的美感。李商隱有詩云:留得殘荷聽雨聲。已經(jīng)枯萎的荷花別有一樣凄美,別有一種意境。冬季被皚皚白雪鑲嵌銀邊的干荷之美更是無與倫比。每一階段的荷與人的成長過程何其的相似,帶著這種思考我創(chuàng)作了《光陰的故事》。這組作品的創(chuàng)作先從宏觀入手,利用會意文字隱形的反映荷花的不同階段,用圖來呼應。圓形的表現(xiàn)形式暗示著時光輪回,荷起荷落,周而復始的生命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