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隨便去問一些攝影初學者“長槍大炮”(超級變焦鏡頭)或者“旅行頭”(變焦范圍涵蓋從廣角到長焦的鏡頭)是什么,他們應該能回答出來。但是要提到其相機鏡頭的焦距,他們就未必清楚了。因為拍攝時,他們都是憑直覺選用變焦鏡頭的不同焦距的,當然通常是為了拍出更好的照片,但有時則完全是因為感覺順手。
不同的焦距會使照片產生怎樣不同的效果呢?為什么需要用不同的焦距拍攝呢?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能在本文中找到。在文中,我還會解釋一直困擾著攝影初學者的一些與鏡頭有關的問題,比如“通光率”和“焦距轉換系數”這類重要概念。至少在套頭壞掉,必須更換新的鏡頭之前,你得知道這些概念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通光率?
在攝影論壇和專業(yè)文獻中常常會提到“高速鏡頭”,它指的是那些能將光圈調到很大的鏡頭。光圈值越小,鏡頭的通光率就越大。你會在相機的鏡頭上發(fā)現一串數字,這些數字就代表鏡頭的通光率,比如某一款變焦鏡頭上的數字是:28-135
mm 1:3.5-5.6。
在每個鏡頭上你都可以讀到其最大的光圈孔徑值
這串數字的意思是:如果將變焦鏡頭的焦距設置為28毫米,拍攝時就可以使用最大限度的光圈(即光圈值f3.5);如果將該鏡頭的焦距設置為135
毫米,拍攝時能使用的最大光圈就相對較小了(光圈值f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