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紅書上搜索“男友拍照”,智能的算法會推薦以“太丑”、“教程”為打頭要素的內容,前者指明照片難入眼的審美現狀,后者暗示男友拍攝技術巨大的提升空間。 在男友鏡頭里,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是一米四還是一米五。 你也不會知道,他諸如“很有動態(tài)感”的評價背后,是不是一張驚世駭俗的表情包。
相比之下,閨蜜更容易和自己審美同頻,但總不好意思出去玩時老讓她拍。上次我和閨蜜去阿那亞玩,她選擇授我以漁,喊我自己在面前堆個沙堆,把手機放上面拍。
氫商業(yè)編輯照片
缺一個會拍照、愛拍照、熟知流行拍照模版、審美在線的男朋友/閨蜜。一周前,我的這個痛點居然在刷小紅書時解決了,看到一則筆記標題“北京陪拍服務,服務內容為探店打卡街拍”,價格極為誘人——“60R/小時”。
評論區(qū)里聚著不少和我一樣,第一次在約拍、跟拍、寄拍外聽說“陪拍”的網友。新鮮訝異之余,有人想成為客戶,有人想競爭同行。
小紅書@冷酷的鐵
陪拍和約拍有什么不同?賺錢嗎?經營陪拍服務和選擇陪拍的都有誰?這個服務定位是怎樣出現的?它會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嗎?
帶著如上疑問,氫商業(yè)聯(lián)系上兼職陪拍“冷酷的鐵”(后文昵稱雯仔),帶我體驗了一天陪拍。
約拍“平替”?
對我而言,“陪拍”是個新提煉出來的詞,但依據各帖子筆記的情景式形容和碎片化描述,我很快就理解了。
“陪逛街、陪打卡探店、陪去海馬體,幫拍花絮照”
“審美在線”
“拍攝器材CCD、微單”
“X十元一小時”
小紅書@冷酷的鐵
其目標用戶之一,大概就是我這種既不想費心思(懶)搞妝造選擇動輒六七百(嫌貴)的約拍寫真,又想有幾張美照發(fā)朋友圈的人吧。
我點開雯仔的頭像框私聊,問她是否愿意陪我去拍一些動物合影。她欣然答應,向我了解預期和計劃細節(jié)后,還給出了些選址和路線上的建議。
找她陪拍的人很多,上周四(1月5日)預定的我最終被排到這周二(1月10日)。不過這段時間,我們的聊天小窗倒也沒一直冷著,她留了“作業(yè)”,希望我能把喜歡風格的照片發(fā)給她。
前一天我發(fā)給雯仔的參考照;而后雯仔拍的我
精心挑選過往朋友圈里的滿意照片,我試圖讓自己的要求顯得合理:“能給我拍些比這些好點的,又搞怪又可愛又清新又特別又自然的系列生活照嗎?”、“哦,我現在比那時候胖,可以幫我拍顯瘦一些臉小一些嗎?”……
30分鐘后,雯仔表示一切收到、沒有問題、很支持我,順便拍了拍我的大腦殼安慰“放心”。后來她和我分享看圖抓取要素過程——“當顧客發(fā)來照片后,我會先關注她的服裝類型,然后看表情動作狀態(tài),最后看濾鏡和拍攝地點?!?/p>
雯仔氫商業(yè)編輯聊天圖
當我以為前期準備就此完成,雯仔的聊天框又跟過來很多拍照攻略,稱是“和動物拍照的動作參考”。圖片中氛圍感美女抱著毛發(fā)光滑柔亮的金毛,在狗耳朵外露出半張透嫩的臉。我的大腦提取并牢記“把臉放狗臉后面”這一要素,鄭重其事地回了個“收到”。
周二早上,我卡點來到約好的地鐵站。雯仔卻提前了半個小時到那附近熟悉場地、準備接我。見面后她就提出可以幫我拿包和外套,讓我先在前面的路口“來一張”。
此時街旁有一對情侶在拍照,當我和雯仔在就照片交流優(yōu)化想法時,女孩正皺著眉要求男友重拍。雯仔察覺到我的視線,笑說:“這些不滿意男友拍照的小姐姐也是我的目標顧客。”
去狗咖的路上一路聊天,我得知她是一位正值寒假的零零后,雯仔知曉我比她大幾歲,此信息交換后,她說話開始一口一個甜甜的“姐姐”打頭。
然而很快我就開始佩服“妹妹”對于拍攝路線計劃的先見之明。在寸土寸金的鼓樓,那家名為“小院”的狗咖比我想的要狹窄好幾倍,單從第一印象來說,景別單調無法容人在里面拍一個下午。不過狗咖的服務彌補了面積,發(fā)現我們對拍照的熱情后,工作人員一直在高頻參與。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看起來主角是默念著“人臉放狗臉后”的我和努力營業(yè)的狗咖小狗。但實際參與“者”有四位。雯仔不斷提示鼓勵我,狗咖工作人員則在相機上方舉著手狗糧盒子不斷吸引并安撫狗。
大致站位如下右圖手繪。
雯仔攝氫商業(yè)編輯;氫商業(yè)編輯繪示意圖
也是在這時,我感覺到了雯仔和男友的差異。上次一起去貓咖時,我希望男友能給我拍一張逗貓的“愛動物陽光女孩”美照。結果他總關注鏡頭里,逗貓棒那頭的貓是否處于跳躍的完美狀態(tài)。最后的那張照片貓是跳起來,而我因為吃驚臉往后縮,雙下巴都出來了。
兼職陪拍的雯仔顯然同時關注動物外表、人的外表和人的情緒。她會替我向狗咖工作人員溝通,看是否能更換狗狗和調整狗狗坐姿,也會安慰面對陌生狗狗動作僵硬的我。
其實這算是她第一次拍人和動物的合影,全靠前幾天在小紅書上惡補寵物拍照帖。臨時抱佛腳還算有用,同在狗咖的一對閨蜜本來并排坐著用三腳架拍,看到我們的拍攝過程后也嘀咕:“我們要不試下像她們那樣拍”。
《家有兒女》
離開狗咖,雯仔帶我一邊逛一邊找下一個拍照點,嘴也沒閑著,像個導游似的給我生活化地介紹“景點”。
“聽說前面那個地兒楊冪去拍過節(jié)目……那邊的墻很好看,但老大爺看著我們這些拍照的總不太樂意,可能有些打擾到他們的生活吧……鼓樓這片很適合拍照,這里到處都是古墻,算是免費但很容易照出漂亮照片的地方了。”
走到一處廣場,她停下來,說可以在這里拍拍,并看向一旁正在踢球的小孩們提議“要不姐姐你加入他們去踢踢?”社恐發(fā)作的我連連擺手。
《情深深雨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