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靜山喜歡張大千的胡子,所以張大千常常是郎靜山的模特兒。
朗靜山為張大千攝影
1946年 齊白石
對于名望的追求,朗靜山更是從來不放在心上,也從不攀緣權(quán)貴。在上海交往的都是工作上及藝文界人士。對朋友非常好,家中天天都有客人來吃飯。他總說“吃頓飯算什么!”
1947年,豐子愷在上海梅寓與梅蘭芳、郎靜山(左二)、記者陳驚躦(左一)合影
這位跨越了一個世紀的百歲老人,童年及求學在滿清末年,事業(yè)和名聲隨民國展開,中年以后在臺灣孤島一待就是四十年。
在自己103歲之際,郎靜山為了拍一張照片,還挑戰(zhàn)徒步登黃山。他說:由于對攝影的興趣,我已忘了去注意自己的年齡了。
1995年,郎靜山在臺北逝世,享年104歲。
攝影是靜止的,郎靜山的一生卻是充滿著創(chuàng)造與生機的,“人活著要有生趣”,也許這才是郎靜山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朗靜山先生作品賞析:
靜謐的影像,簡潔空靈的構(gòu)圖,遠山層疊、薄霧籠罩,猶如傳統(tǒng)水墨中墨色的濃淡交織。
▲坐看云起 1934
《一片春帆著遠天》 1936年
▲仙山樓閣 1956
望岳
▲曉汲清江
一嘯風生
蟪蛄愛草綠
討論話題
隨著攝影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精進,AI攝影為傳統(tǒng)攝影方式帶來沖擊,讓精巧的攝影作品變得唾手可得,但同時也引人深思。
在了解完朗靜山先生的作品后,結(jié)合當下攝影應該更多的在乎技巧的運用還是意境的描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