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00 f/5.6 1/160s 45mm 2006年8月24日,卡特里娜颶風襲擊后一周年,移軸攝影。水泥臺階是這間房子的**遺物
對于攝影師來說,***難的一件事情就是拍攝“空白”,或者拍攝那些已經(jīng)消失了,但 是需要通過地面來表現(xiàn)出它曾經(jīng)存在的舊物。
早年拍攝的時候,我總是去尋找具體的時刻 和事物。這張照片很微妙,它確實承載了很多信息。
這張照片首先告訴我們,這是一年后的景象:雜草叢生,遠處的兩座房子只剩下廢墟,并沒有重建的跡象,水泥臺階和門廊是眼前這間房子的**遺物。
在畫面的遠處你可以看見全新的堤防和電線桿,這說明基礎設施已經(jīng)開始修建了。照 片告訴我們,這里差不多是個鬼城了。我指的是那些坍塌的房屋和依然破敗的景象。
當我 看著這張照片的時候,我感到了巨大的空虛。鄰居沒了,居民沒了,家園沒了。但是它不是完全沒有新聞價值的,因為起碼有我們剛才提到的堤防。
拍攝這種不存在的東西,同時還要讓觀者與攝影師感同身受需要很大勇氣。這張照片
讓我的攝影水平登上了一個新境界。我總是想讓我的照片在版面上第一時間就抓住讀者的眼球。
而這張照片更像是那種靜靜存放在博物館里的大尺寸作品。雖然它不太像是報紙或 雜志所需要的樣子,但它絕對是我作為攝影師的一次升華。
在多年追求爆炸性新聞作品后,我想努力去拍攝些更富詩意且精致的照片。
盡管這個地方依然被人所遺棄,但它并沒有消失,這個社區(qū)所遭受的災難并沒有消失,那個臺階矗立在那里向我們訴說著。
你拍攝的作品應該是那些你嘗試去發(fā)掘的東西,是那些存在的東西。但從這個角度來 說,99%的攝影師會和這個石階擦身而過,完全注意不到它的存在。這是張很不起眼的照片。
我并沒有希望它能一下就抓住觀眾的眼球。它是一個需要你去思考和品味的作品。另外,選擇移軸鏡頭拍攝的原因是,這樣我可以把那棵樹撇在景深以外。除此之外,這張照片并沒有什么別的技術特點。
這張照片讓我拍得乍一看平淡無奇,但是我認為值得冒險。因為觀眾對它只會有兩種 態(tài)度:無視或沉思。
你的身邊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各種故事。對于其中任何一件事物你都有成千上萬種拍攝 方法。
但是在拍攝時一般都會銘記一個信條,就是無論拍攝什么,我都當作這是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它。而如果我曾經(jīng)拍過它,那我就想方設法一定要讓它看上去和之前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