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攝影的人越來越多,攝影師們的技術也越來越嫻熟,在一堆堆的攝影作品如浪潮襲來之時,怎樣才可以讓你的作品受到關注?在當代,獲得報章、網(wǎng)站大肆報導的話,就有機會踏上成名賺錢之路,即使不賺錢,也容易得到一班 Fans,鼓勵你繼續(xù)創(chuàng)作。綜觀過去眾媒體的取材習性,以下有 10 個秘訣,幫助你得到廣泛關注。(小編偷偷說句,以下也是作品上首頁的小訣竅哦?。?br />
1) 一幅照片就是照片,一系列照片就是作品
這不是一張照片就可以突圍的時代,攝影師必須將同一個主題反覆拍攝,正所謂「做一件傻事就是傻,同一件傻事做一百次就是藝術」,而且這樣亦會建立攝影師的特色,因為媒體總是尋找報導的切入點,所以攝影師的「專門」「主題」往往就非常重要??赡苣銜X得被標簽,也不想被歸類,但這是透過媒體上位的不二法門。甚么都拍的攝影師,是沒有報導價值的。
2) 必須要有拍攝過程 / 花絮 (BTS)
BTS,behind the scenes,是這個年代***的材料,觀眾都很想知道一幅照片是怎樣拍、攝影師是怎樣與對象溝通、后期過程又是如何,尤其也能證明攝影師是否真材實料,媒體亦很樂于在這里多著墨,講解你的技法。
3) 系列照片里必須要有「封面作」
這是標題與縮略圖決勝負的世界 (尤其在 Facebook),所以你的系列作品里,必須要有一幅足以成為代表作、封面照的影像,要完美執(zhí)行,要一目了然,如果還未拍得到的話,則還是等到有了才好發(fā)布出來。
4) 你的作品要有背景 / 故事
不論是你自己,抑或是照片本身,都要有故事可講。例如你是為了治療自己的抑郁癥 / 孤獨感 / 失戀后的創(chuàng)傷;亦可說這是為了一個崇高理想 / 理想破滅;作品本身則希望推動社會改變 / 拍攝時 (差點) 被蛇咬。只因為漂亮、只是隨心、純粹巧合,這些都不會獲媒體歡心。(雖然這可能是大多數(shù)人的真實答案)
5) 贏得到國外的攝影比賽
中港臺媒體是非常追捧外國的攝影比賽,即使某些只是付錢就很可能「獲獎」,但當掛勾了德國、法國、英國、日本、美國等文化強勢的國家,獲得他們的認同,你就一夕成名,馬上是國內的攝影大師,想找你訪問的媒體會忽然涌現(xiàn),更別提高手如云的 Nat Geo、Sony 世界攝影獎、世界新聞攝影獎或超高獎金的杜拜 HIPA 比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