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你和父親之間經常溝通嗎?
陳景勤:我和父親經常像朋友一樣坐下來聊天?,F在也是,我下班之后回去都會和他聊,如果回去的晚,他先睡覺了,就第二天起來聊。我始終覺得溝通交流很重要,老一輩人有很多經驗值得你去學習,很多事我也愿意和他們一起探討。
4 傳承和創(chuàng)新同樣重要
記者:接手公司之后有沒有進行一些改革?畢竟你是年輕一代,應該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陳景勤:想法肯定是有,但是路也要一步一步走。因為當時都還有很多公司的“老臣子”在,一開始太多的人事變動不好,容易變成“光桿司令”,我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慢慢調整的過程,盡量把人事變動的沖擊變得更平緩一些。我覺得每一個生意人或者說每一個家族第二代接手的時候,都一定會經歷這一段過程。
記者:如何看待你和你父親面臨的不同的市場環(huán)境?
陳景勤:環(huán)境的不同是巨大的,時間、空間都不一樣,我爸爸當時創(chuàng)業(yè)和發(fā)展都是在香港,而現在的事業(yè)還包含在內地,在珠三角。同樣,婚紗攝影雖然是一個經典的傳統(tǒng)行業(yè),但是我覺得目前整個大中華地區(qū)對于拍婚紗照的攝影風格有一個很大的變化,我們現在很多80后、90后的年輕人對于婚紗攝影風格的影響都好大,整個行業(yè)都在年輕化。所以無論從編排故事、背景、化妝各個方面,我們都在不停地嘗試各種風格的改變?! ?br/>
記者:所以說創(chuàng)業(yè)難,守業(yè)更難?
陳景勤:當然,我經常對人說我是背著“招牌”做事的。在香港,父母已經把“蜜月婚紗”這張招牌打得好響,很多年紀大過我很多的uncle、auntie見到我第一句話都會說,“我的婚紗照是在你那里拍的,”第二句就是“但是很貴喔,”還好第三句是,“但是質量都很好”(笑)。我們在香港的店,有一些顧客是第三代了,很多已經移民澳大利亞、加拿大的父母又帶著他們的兒女回來拍婚紗照。從1994年到2000年,我爸爸也在江門為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我覺得這既是我很幸運的地方,同時也是壓力和動力。
記者:你和你父親這樣老一輩的企業(yè)家相比,有什么不同?
陳景勤: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市場環(huán)境,我和我爸爸兩代人面對的是各自不同的挑戰(zhàn)。我從小在香港出生長大,經歷過英國殖民地時代,去澳洲讀書接受了西方的教育,現在發(fā)展到國內,我覺得這些在不同地方的生活經歷是很難得的,對于我做生意都有很大的幫助?! ?br/>
記者:傳承和創(chuàng)新,你覺得哪一點更重要?
陳景勤:我覺得兩者都同樣重要,都是企業(yè)賴以生存的命脈。我們公司在香港發(fā)展那么多年,當然會有很多成功的經驗。以攝影師為例,每一個剛進公司的攝影師毫不例外都必須先做半年攝影助理,不管你之前在哪里做過,也不管你之前拍過什么照片,都必須先學習“蜜月婚紗”的風格和手法,因為我怕他們會“帶壞手”,砸了這個招牌。當然創(chuàng)新也必不可少,從我接手開始,每個星期我都會和各個部門開一次會,把攝影師、化妝師等等都召集起來,把拍過的照片用投影儀放到最大,讓他們都來分析哪些地方拍的好,哪些地方拍的不好。時代和市場環(huán)境在變,你也必須隨之而改變?! ?br/>
記者:對于公司未來的發(fā)展,有什么規(guī)劃?
陳景勤:現在我是以婚紗攝影這個行業(yè)為主要的平臺,2000年,我回來的時候只有3家店,隨著這10多年內地經濟的高速增長,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我們如今在珠三角地區(qū)已經有十多家分店。我尊重所有能在市場中生存下來的同行,不論大小,他們能生存下來,肯定有他們的道理。至于“蜜月婚紗”,將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理念,質量好才能留得住客人,留得下口碑,在這些方面,我們絕不放松。
另外,攝影有很多分支,我有意采取多品牌經營的策略,在不同的業(yè)務領域使用不同的品牌;在做好主業(yè)的同時,也會拓寬投資領域,使公司向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
5 做人要“飲水思源”
記者:當初回到江門開分店,是你父親的選擇么?
陳景勤:是啊,因為這就是我們的家鄉(xiāng)啊,所以當年準備到內地開店第一選擇就是江門。
記者:那你呢?有沒有覺得江門與北京、上海這種一線城市相比,市場還是不夠大?
陳景勤:以前很多人也問過我這個問題,特別是我從澳大利亞回來之后,有同學經常會問我,你現在在哪里、做什么,我說我在江門做婚紗攝影,他們就會問你為什么不去北京、上海。我覺得做人呢,要“飲水思源”,不能把故鄉(xiāng)這個問題撇開,因為這個是事實。我在江門這么多年,都覺得江門是一個不錯的地方。第一、江門離香港近。第二,我爸爸、伯父陳錫添(原《深圳特區(qū)報》總編輯,現任《香港商報》總編輯。曾于1992年,鄧小平南巡撰寫文章《東方風來滿眼春》)的很多朋友都在江門,在這里也有充足的人脈,也是我們的根?! ?br/>
記者:聽說你還是江門的政協(xié)委員。
陳景勤:今年年初我第一次參加江門兩會,提了兩個建議,沒想到,很快就有回復。其中有一個是我經過發(fā)展大道時,看到發(fā)展大道的樹木遮住了路燈光線,就提出來希望政府解決,前不久我再路過時,就看見工程車在修剪樹木。作為一個政協(xié)委員,提出的小小建議能被政府采納,我覺得很開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黑光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