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攝影大師郎靜山曾說道:“畫畫像拍照是失敗的,拍照像畫畫是成功的。”攝影對比于繪畫,有顯性的不同之處——攝影是在已的現(xiàn)實畫面中進(jìn)行取舍,繪畫是在一張空無一物的白紙中逐一添加。
為了表達(dá)同樣的主題,一個是在取景器中減去不要緊的元素,一個是在畫布中添加需要表達(dá)的元素。
所以大家會經(jīng)常說:“攝影是減法的藝術(shù)。”
前面已經(jīng)提到,一張好的照片,至少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或者主體,當(dāng)照片中可以吸引注意力的雜物過多時,便會掩蓋掉原本我們想要表現(xiàn)的東西。
Canon EOS 6D [鏡頭:50/1.4] [光圈:f/1.4] [快門:1/125] [ISO:4000]
在人像攝影中,***開始練習(xí)的時候,我們可以先盡量拍干凈的人像,用定焦50mm的鏡頭減少畸變,拍好畫面中的橫平豎直。
虛 化
很多時候我們說主體不突出,是因為想要表現(xiàn)的人像主體與背景疊在一起,無法做到有效的抽離。這時候如果虛化得當(dāng),就可以把人像從繁雜的背景中脫離出來,既交代了環(huán)境因素,又突出了被攝物體。
而影響虛化主要有三大關(guān)鍵點——光圈是否足夠大,焦距是否足夠長,被攝物體離鏡頭是否足夠近。
Canon EOS 6D [鏡頭:50/1.4] [光圈:f/1.8] [快門:1/40] [ISO:100]
Canon EOS 6D [鏡頭:50/1.4] [光圈:f/1.4] [快門:1/500] [ISO:800]
?在背景較雜的室內(nèi)拍攝,啟用大光圈,可以虛化雜物
Canon EOS 6D [鏡頭:50/1.4] [光圈:f/1.4] [快門:1/320] [ISO:800]
?在同等光圈的情況下,鏡頭靠近人物,虛化會更明顯
Canon EOS 6D [鏡頭:50/1.4] [光圈:f/1.4] [快門:1/200] [ISO:800]
?有效的虛化會讓人物更突出,畫面更純凈
Canon EOS 6D [鏡頭:50/1.4] [光圈:f/1.8] [快門:1/500] [ISO:800]
?當(dāng)前景被虛化時,會增添更多觀感
如果我們在鏡頭使用同等焦距、站立在與被攝物體同等距離的前提下,使用F4與F1.4的光圈,毫無疑問,是F1.4的光圈所帶來的虛化效果比較好,也更能體現(xiàn)主體。
對攝影來說,在背景雜亂的場景中,可以用大光圈的優(yōu)勢,把背景虛化成柔美的光斑。
要想虛化背景,有下面3種方法:
①將鏡頭焦距拉到***長;
②被攝物體離你***近,或背景盡可能***遠(yuǎn);
③用***大的鏡頭光圈。
如果同時使用這3種方法,就能得到***顯著的背景虛化效果。
線 條
眾所周知,手機(jī)鏡頭的虛化效果是非常一般的,就算加入了智能算法人像模式所帶來的虛化,仍然顯得有些雞肋。但我們經(jīng)??梢钥吹皆S多手機(jī)攝影界的大神拍出來的作品也非常干凈,是因為他們懂得利用好建筑、光影所來帶的線條。
人眼對規(guī)律性的物體會產(chǎn)生“整潔“的認(rèn)知,如果你手上的器材暫時無法做到有效的虛化,那么每次拍照時,找到畫面中較為整齊的光影,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4] [快門:1/200] [ISO:500]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4] [快門:1/125] [ISO:500]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4] [快門:1/125] [ISO:500]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4] [快門:1/160] [ISO:500]
?找到畫面中線條感***明顯的地方,并嘗試尋找不同的構(gòu)圖方案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4] [快門:1/100] [ISO:1250]
?多用不尋常的視覺角度,例如仰拍、俯拍等非平行視覺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4] [快門:1/400] [ISO:1250]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4] [快門:1/320] [ISO:200]
?用線條的遮蔽功能、引導(dǎo)功能,拍攝“以小見大的內(nèi)容”
遮 擋
每逢節(jié)假日出行時,總想用相機(jī)記錄美好的瞬間,只可惜每次旅游都避不開大量的游客,而這個時候,我們要學(xué)會利用遮擋物來拍攝干凈人像。
舉個例子:
我們?nèi)ロn國鎮(zhèn)海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這一片櫻花非常美,但是因為游客非常多,又想拍出櫻花繁多的感覺,又不想讓游客入鏡,可以怎么做呢?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1.4] [快門:1/200] [ISO:100]
***簡單的拍攝手法就是將輕輕將鏡頭往上傾斜,用手機(jī)都可以拍出來,讓櫻花圍繞火車展現(xiàn)出框架性的包圍結(jié)構(gòu)即可。
◎ iPhone 7 Plus 攝于韓國鎮(zhèn)海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1.4] [快門:1/400] [ISO:100]
? 選取較低的機(jī)位,往上拍就可以避開人群
其次可以利用現(xiàn)場的一些道具,做遮擋,或者代指的意向,如右圖所示,就是利用水的倒影,拍到人物與背景的櫻花。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1.4] [快門:1/125] [ISO:100]
拍這張照片時,左右兩邊都有數(shù)百個游客,所以故意用左邊的柱子作為遮擋物,故意擋住后方的游客。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1.4] [快門:1/125] [ISO:100]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1.4] [快門:1/160] [ISO:100]
?用線條的遮蔽功能、引導(dǎo)功能,拍攝“以小見大的內(nèi)容”
如果前期實在沒辦法避開游客,還可以在后期用Photoshop的【修補(bǔ)工具】把游客修走。
層 次
在拍攝取景時,畫面元素在平面和立體空間的位置都非常重要。雖然照片是平面的,但通過畫面元素的規(guī)律擺放,讓三維的立體空間在平面照片中形成縱深感,而觀者看到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空間感。
新手朋友***開始拍的照片總會被別人評價為“太平了”,這有時候指的是用光“太平了”,而更多時候指的是空間感不夠,導(dǎo)致構(gòu)圖“太平了”。
照片中的元素是可以分層次的。
一層圖像:模特靠在背景墻上,或者離背景很近,觀者視覺看起來像是在同一個平面上。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1.8] [快門:1/160] [ISO:1000]
二層圖像:模特為第①層;背后的光斑為第二層。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1.6] [快門:1/400] [ISO:100]
三層圖像:畫面左邊的門框為第①層;模特為第二層;模特的背后為第三層。
Canon EOS 5D Mark IV [鏡頭:50/1.4] [光圈:f/1.8] [快門:1/50] [ISO:400]
當(dāng)明白照片的層次之后,在我們拍照時,就要學(xué)會利用拍攝環(huán)境中的門、窗等框架性的結(jié)構(gòu)來豐富畫面的層次,在交代環(huán)境背景的同時,也能突出人像主體。
Canon EOS R [鏡頭:35/1.8] [光圈:f/1.8] [快門:1/500] [ISO:5000]
Canon EOS R [鏡頭:35/1.8] [光圈:f/1.8] [快門:1/8000] [ISO:500]
?兩層圖像交代環(huán)境背景
Canon EOS R [鏡頭:35/1.8] [光圈:f/1.8] [快門:1/3200] [ISO:500]
Canon EOS R [鏡頭:35/1.8] [光圈:f/1.8] [快門:1/100] [ISO:500]
?多層圖像提高畫面空間感
Canon EOS R [鏡頭:35/1.8] [光圈:f/1.8] [快門:1/500] [ISO:1600]
總結(jié)來說,新手練習(xí)拍攝干凈人像的時候,并不是找一個純色的白墻,讓模特往前面站著,就算上是干凈的人像作品,是要學(xué)會在背景復(fù)雜的時候,利用虛化、線條、遮擋來避開雜物,利用不同元素的組合來給畫面劃分層次,而所有的一切操作,都是為了能簡化畫面,突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