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米勒(1907-1977)
拍攝人像時,被攝者的任何肢體動作都是構成畫面張力的元素,而眼神與表情則能帶出畫面的感情深度。
拍攝者就是導演,被攝者則是演員,兩者間不管是眼神的傳遞還是情緒的表達都非常重要。
作為拍攝者的你,可以隨意和對方聊天,不要表現得太過嚴肅,這樣會影響被攝者的心情。對于沒有太多經驗的被攝者來說,一開始都會非常沒有自信,很擔心自己表現不好,沒有達到攝影師的想法和要求。
如果此時你因為不滿意拍出來的照片而露出愁容或厭煩表情,那必定會讓對方更加緊張不安,接下來一定會更沒法拍了。當然,也沒必要在拍攝前一天就準備一堆笑話,只要拿出真心誠意、輕松地引導、自在地談話,讓對方信任你,這樣就可以了。
(一)不要去刻意設計動作,而是會去設計情境。
一位學古箏的女孩請我拍寫真。她跟我說:“我不要那種中規(guī)中矩的彈古箏的照片,太老套了!”好吧,既然你這么說,那么請把古箏放到馬路中間,脫掉鞋子快速跳越它吧!
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樓梯間,我經過時被從上方灑落到墻面的光線吸引了。于是我請模特站到光線前,希望她的手自然地往上方緩慢揮動,并且旋轉身體,再用連拍模式,兩張一組,看準了先拍一組,再繼續(xù)拍攝一組,連續(xù)拍個兩三組,完成!
而不是像機關槍一下子就隨意按個幾十張。拍攝動態(tài)作品時,雖然高速連拍比較容易抓到滿意的作品,但我總覺得這比較偶然,對于我來說,并不會因此而獲得太大的成就感。
(二)如果覺得設計情境很困難,那就請她做***簡單的動作。
如果覺得引導動作或設計情境是件很困難的事,那么,就請模特做平常的動作就可以了。上下樓梯很簡單吧?跑過去跑過來很簡單吧?蹲下起立總不難吧?每當我拍攝婚紗時,總是請新娘做***簡單的動作,而剩下的,就交給攝影師了。
(三)從生活的角度拍攝,反而更自然、不做作。
這一系列照片采用抓拍的方式,拍攝對象只是很自然地在做自己的事,偶爾請對方看下鏡頭,不也是一樣可以拍?重要的是拍攝者拍到了什么,傳達了什么。是別致的構圖,還是灑落在人物身上的光線?有無限可能的想法和拍法,完全看你如何應用。
........................................
(四)一個畫面美,是要美到心里的,讓人感受到真實的情感。
快門是凝結時空瞬間的藝術。每個人都有討喜的角度、表情和動作,當然也有反面的,快門如果按得不適當,差一毫秒就可能幻滅。人是有情緒的,拍攝者的任務就是要抓住被攝者的神韻,而不只是形象。以人像攝影來說,模特本身的優(yōu)劣呈現,完全看拍攝者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