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攝影是一門藝術形式,但是關于藝術也只不過是它最終所呈現(xiàn)出來的結果所表達的思想和效果,在創(chuàng)造影像的過程當中,我們不可避免的要接觸到技術,只有擁有強大的技術作為支撐,才能夠讓我們能夠更加得心應手的去控制最后的藝術表達。
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切都可以用*直觀的數(shù)字來表現(xiàn),不管是在數(shù)字影像的拍攝過程之中,還是在影像的后期處理時,我們都不可避免的會遇到直方圖。我們不需要明白直方圖是如何運作的,只需要知道如何去閱讀直方圖,以及如何利用直方圖來控制拍攝,為自己所拍攝的影像定調。
一個標準的直方圖可以分為五個區(qū)域,在直方圖中從左至右表現(xiàn)為畫面中*暗的部分到最亮的部分,分為是黑色色階、陰影、曝光度、高光、白色色階。
簡單來說,直方圖就是在你拍攝的這個畫面之中的整體的亮度分布的情況,圖中橫坐標表示圖像的亮度分布,最左邊最暗,最右邊最亮,而縱坐標則表示在這個亮度區(qū)域內的像素分布,波峰集中的區(qū)域就是這個亮度在圖像中的集中。
說的通俗一點,照片的直方圖可以直白的表達a這張照片的色調。
如果直方圖中的波峰集中在左側,則說明這張照片整體色調偏暗,屬于暗調照片,像下面這張圖:
如果波峰多集中在直方圖的右側,那么就說明這張照片的整體色調偏亮,屬于高調照片,就像下面這張圖:
如果波峰在直方圖的中間區(qū)域,那就說明這張照片屬于中間調照片,整體色調適中,既不會偏亮也不會偏暗:
知道了直方圖中各個區(qū)域的表述的含義,對于我們理解照片有什么幫助呢?
首先,它能夠幫助我們判斷一張照片中是否存在欠曝或者過曝。
直方圖的左右兩端是極端,也就是說在最左側的一條線上,是 0,0,0 的純黑區(qū)域,而在最右側的一條線上,則是 255,255,255 的純白區(qū)域,如果照片中的像素大量停留在這兩個區(qū)域,那就說明照片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死白或死黑,這些區(qū)域毫無細節(jié),我們在拍攝的時候應該要考慮是否需要增加或者降低曝光來讓這些區(qū)域的曝光移動,出現(xiàn)細節(jié),或者拍攝多張不同的照片再后期處理。
就像下面兩張照片,分別是過曝和欠曝,在 Lightroom 中使用剪切按鈕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的曝光過度或者曝光不足的區(qū)域,而這些區(qū)域,在直方圖中也能夠表現(xiàn)出來,也就是說,在我們拍攝的時候,通過閱讀直方圖,就應該能夠發(fā)現(xiàn)。
另外,通過閱讀直方圖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圖像的色調。
像下面這張照片,雖然藍色通道在暗調處居多,但是就整體色調來說,直方圖內的像素幾乎平均分布在各個亮度區(qū)域,因此對應的畫面之中的色調就會相對豐富。
當畫面之中的像素主要集中在畫面的兩端的時候,就說明這張照片的亮部和暗部都很多,而一張照片同時具有亮部和暗部就說明這張照片給人的感覺就是反差強烈。
像素靠兩側就是反差強烈,那么反向可以推斷出像素在中間集中的話反差就會很小,對比少了,照片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會有些灰。
知道了這些,在我們拍攝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直方圖來控制曝光了,如果照片中直方圖的像素集中在左側,則對應的畫面應該屬于暗調照片,如果眼前的畫面并非你主觀想要拍出暗調,那么就說當下的曝光不足,需要增加曝光。如果直方圖中的像素集中在右側,則對應的畫面應該屬于高調照片,當然如果你眼前的畫面并非你主觀想要拍出高調,就說明曝光過度,需要降低曝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直方圖始終都是針對照片本身的一個客觀數(shù)據(jù),它并不能反映照片帶給我們的主觀感受,而且每一張照片都是不同的,也就一定會有不同的像素分布,我們不能夠要求直方圖要達到什么樣才能是好的,根據(jù)你對畫面的理解來閱讀直方圖并且控制曝光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