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是利用軟件仿真正常曝光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太陽附近的細節(jié),雖然比調整曝光補償后的結果還要多一些,但整體影像感不像是清晨時分。而暖色調的成果圖,則是在未動曝光狀態(tài)下,調整色溫與色調后的結果。
精確檢視曝光結果
建立完整測光觀念后,想要拍出曝光正確的照片相信是輕松容易的事情,但想要追求更精準的曝光結果,就要學會看懂“曝光曲線圖”。而不管是哪一個廠牌,都將曝光分為5個區(qū)塊,右側為高光區(qū)域,左側為低光區(qū)域,中央則為18%灰標準曝光時理想所在的區(qū)塊。
曝光曲線圖其實是直方圖,標示了影像中亮暗部的“量”,也就是畫面中的亮/暗部所占的區(qū)域大小,可評估該亮度是落在曲線圖的哪些地方。通常我們會建議亮部不要落在最右邊的邊線,暗部不要集中在最左邊的邊線,這樣才不至于沒有細節(jié)而縮減修圖空間。若想要更確認曝光水平,就要能在腦海里依據畫面試想出中間調與亮暗部的曲線分布來對照。若是以明亮調為主的照片,理論上右邊區(qū)塊會較多;暗調為主的照片則曲塊會較集中在左側;對比強大的影像則在曝光曲線圖的左右,各有突起的高峰;至于光源均勻的環(huán)境下,通常會呈現鐘型曲線。
室外太陽下拍攝時,若只是利用屏幕觀看拍攝結果,會因為強光干擾而誤判曝光結果,但學會利用曝光曲線圖來判斷,就能準確判定曝光是否準確。圖中可見女演員陽光處的白色服飾已經落在右側邊緣,而黑色大衣落于左側稍亮的位置,由于這張照片希望陰影處人的表情能強調出來,所以+2/3eV 后整體影像符合稍增曝光的需求,而達到我們預想的正確曝光。
±0 eV
- 2/3 eV
拍攝滿天晚霞時,若采用平均測光,總會覺得色彩不夠鮮艷,其實很多時候只要將曝光補償稍減,就能獲得良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