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萊茨(現(xiàn)在的萊卡)開始申請自動對焦技術專利。1976年,萊卡在世界影像博覽會(Photokina)展示了一個自動對焦的相機(Correfot原型機)。1977年,柯尼卡發(fā)布了第一臺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自動對焦相機C35。1981年,賓得發(fā)布了第一臺TTL自動對焦的35mm單反相機ME-F,1983年,尼康也發(fā)布了類似的自動對焦相機F3。
自動對焦模塊在下面突出。
這些早期能自動對焦的單反都帶有鏡頭馬達,尤其是你會看到小巧的標準鏡頭旁邊有一大塊馬達機構在旁。這一直持續(xù)到1985年,美能達MAXXUM7000隨著傳感器驅動電機在機身上。
這是第一臺成功打開自動對焦單反市場的相機。在此機以前的自動對焦相機對焦慢而且老出錯,制作成本也比手動機器高很多。
尼康緊跟美能達之后也有所發(fā)展,但在92年也重新用回機身馬達。佳能在1987年推出EOS系統(tǒng),在擴大卡口的同時直接將對焦系統(tǒng)完全電子化,此舉等同于放棄原有的FD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