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添福 臺灣臺北縣人,曾任《大地》地理雜志專任攝影、《PE○PLE》國際中文版特約攝影、《ELLE》國際中文版特約攝影,現(xiàn)任《V○GUE》國際中文版特約攝影、桂林維納斯婚紗攝影董事長。
榮譽
1990年、1996年“金鼎獎”***雜志攝影獎
1999年、2002年中國人像攝影十杰
2000年第二屆全國廣告攝影大賽金獎
2001年第一屆中國金路獎
2002年第廿屆全國影展銀獎
著作
《獨龍族的冬天》、《臺灣百景》、《地角天涯》、《這樣與那樣的婚姻》、《專題攝影》、《人像攝影》等8本。
阿昌族的一對老夫妻,老太太笑得格外燦爛。
林添福(左一)在土樓拍攝一對老夫妻(劉麗英 攝)
惠安的老夫妻,他們的婚姻生活折射出歷史的變遷和閩南的地域風情。
?潯埔的老夫妻,在閩南海邊特有的“蠣殼屋”前拍照。老太太頭戴潯埔女特有的裝飾“簪花圍”。
臺灣著名攝影家林添福先生用了16年時間,尋找祖國大地“半世紀的愛”,用鏡頭記錄結(jié)婚成家50年以上的各民族的老夫妻,及他們在漫長婚姻生活中所經(jīng)歷的故事。最近,他來到福建的海邊和土樓,尋找、拍攝惠安、潯埔、湄州、土樓老夫妻。近日他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這是他首次在福建媒體露面。
漢族、納西族、排灣族、土族、滿族老夫婦布滿皺紋的老臉,或歡喜或平和的表情配上各式民族服飾,在吊腳樓邊、玉龍雪山下、冰封江畔、鄂倫春的林海雪原中留下他們的合影。當記者從添福的電腦中看到這些照片時,被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其中蘊含的深刻內(nèi)涵所震撼了。林添福說,這些老人大都生活在中國最偏遠的區(qū)域,出生于上世紀初,經(jīng)歷過近百年的世紀風云:國民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三年自然災(zāi)害、改革開放……他們的婚姻生活可以說是上世紀社會歷史的縮影和見證,又與他們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不論歲月如何更迭,他們始終牽著彼此的手走過半個世紀,實在令人感動。走進這些老人漫長而奇異的婚姻世界,無異于一次次史前考古探險。
林添福與搭檔、撰稿李旭一起,幾乎記錄了以各種婚姻形式結(jié)合的老夫妻:指腹為婚、青梅竹馬、搶婚、走婚、不落夫家、私奔、童養(yǎng)媳、對歌定情、上門入贅、戰(zhàn)亂流離中的自由戀愛、媒妁之言、轉(zhuǎn)房(哥哥死后,弟弟聚嫂子)、一夫多妻……簡直是一部中國婚姻樣本大全。有評論界認為,這種記錄實際上已不僅是攝影的選題,而是演變成了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的記錄。
1992年,林添福的第一組《尋找半世紀的愛》攝影作品在美國《人物》雜志發(fā)表,被評為當期雜志最精彩專題。此后他一發(fā)而不可收拾,至今已拍了40多個民族,作品曾在北京、大連等城市展出,獲得好評如潮。今年他將完成所有民族的拍攝并編輯出書。
林添福說,16年的拍攝歷程,每一次都非常艱辛,他曾三次試圖放棄。因為拍來拍去,總是夫婦兩個人,站著,坐著,或者一站一坐,影像很容易重復(fù)。后來,他把題材擴大到多民族,包括他們的環(huán)境背景、族群、服裝,都有所改變,才克服這一難題。如今,他已把尋找、記錄這些老夫婦,當成自己的使命,他說,自己這一生可能已無法停止對它的追尋。夜深人靜時,他時常將這些照片拿出來看。有時他會接到他們子孫的電話,哭著說他們的爺爺或奶奶過世了。有幾對夫妻是伴侶走了不久之后,留在人間的另一半也會相隨至天國。聽到這樣的消息時,他總會獨飲一杯并灑酒天際,對這些老朋友說: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