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網(wǎng) 首頁 > 影樓資訊 > 熱點資訊 > 閉眼,可否打開另一個自己

閉眼,可否打開另一個自己

2019-04-01發(fā)布     轉(zhuǎn)載自:藝術中國     上傳用戶:阿遙

  不久前,人民日報的一篇關于《看不懂才叫“藝術”嗎?》的報道,引發(fā)嘩然一片,報道中直指“一些創(chuàng)作者以打破傳統(tǒng)為務,實則走上了亂彈琴的‘死胡同’。而藝術資本的躁動與逐利性,更進一步助推了這類“藝術”的泛濫。炒作、宣傳甚至作假,成了心照不宣的藝術推廣手段……”文章一出,贊同聲絡繹不絕。那些所謂的藝術家將“看不懂”的藝術作品推至聚光燈下,沉浸在利益帶來的快感里。而當公眾面對這些“看不懂”的藝術作品,連基本的欣賞都已模糊不清,就更不要提思考與參與,共鳴與討論了,藝術如今已經(jīng)如此“不堪”了么?

 

閉眼,可否打開另一個自己

***攝影家、藝術家 湯輝

 

閉眼,可否打開另一個自己

  喧囂浮塵中的一股清流

 

  在技術高速迭代,視覺效果使人眼花繚亂的年代,一場由湯輝與《芭莎藝術》聯(lián)合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發(fā)起“用心看世界”的呼吁,如一股清流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該藝術活動試圖讓人們疲憊的“雙眼”,得以短暫休息,?心“觀”達人性,實現(xiàn)人?達觀。這看似很不“當代”的創(chuàng)作形式,顯然與主流藝術觀念追求曲高和寡相反。為此,湯輝認為:“真正的藝術應該是對更大的受眾去起作用,而不是只對資本家或者少數(shù)人,這樣才能影響社會。”

 

閉眼,可否打開另一個自己

  一位只關注人、人性、覺悟、思考與生命的藝術家

 

  面對外界對于藝術圈或藝術家的不同聲音,湯輝似乎并不關心,光頭的他似乎更像一個脫離世俗的修行者,這種狀態(tài)與他工作室里滿墻的“明星”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談話間,你幾乎聽不到他談論明星,藝術甚至是手里的相機。因為在別人眼里炫耀奪目的事物,在他看來只是一個他與世界對話的介質(zhì),或者方式。“世界好大走不完看不盡,世界也好小每個人心里都裝著一個更大的世界,我在尋找與這個世界對話的方式。”湯輝如是說。

 

  《觀》系列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內(nèi)觀”不謀而合。“內(nèi)觀”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凈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這與湯輝參加第57屆威尼斯雙年年展的作品《覺》遙相呼應,內(nèi)觀外覺,代表著?生體察的雙重考量,完整展示“人”的魅力。——《芭莎藝術》

 

  人、人性、生命、覺悟與思考逐漸成為湯輝藝術觀點中的“硬核”思想。而參與、共鳴與思考則成為了湯輝與公眾之間的某種“契約”。

 

閉眼,可否打開另一個自己

  只有“作者已死”,人人才是藝術家

 

  湯輝認為藝術不會“死”而作者“已死”的這一觀點,讓人想到了德國藝術家博伊斯“人人都是藝術家”的思想。也許比起所謂的藝術或者藝術家,湯輝更在乎的是如何讓更多人參與到作品中,從而引發(fā)更多的共鳴與思考。

 

  談話至此,筆者不僅閉上雙眼,耳邊響起了湯輝對于此次與《芭莎藝術》的攜手“內(nèi)觀”的一段引言:人,閉上眼睛會有很多種原因,睡眠、放松、回味、打坐、思考……當然還有不屑、無視、痛楚、死亡……面對世間嘈雜的一切,閉眼,是否可以打開另一個自己呢……

 

閉眼,可否打開另一個自己

  活動、展覽,更是一個“打開”自己的平臺

 

  在《觀》線上系列藝術展進行的同時,微博端同時將設立#閉上眼你想到什么#的話題,邀請廣大的公眾寫出自己的觀點一起參與。此后,藝術家會選出50~100個鮮明、有趣的觀點,進入后續(xù)的《觀》線上系列藝術展,成為藝術家的展覽作品之一。并有資格在年底前的舉辦的《觀》落地藝術展中呈現(xiàn)。

 

  湯輝的《觀》線上系列藝術展,并非在單純的完成一件作品,或是一項活動,而是在為公眾搭建一個可以展現(xiàn)自己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及“打開自我”,引發(fā)思考的平臺。而這個“平臺”蘊含了“作者已死”的后現(xiàn)代主義藝術觀。“作者只存在于創(chuàng)作前期和創(chuàng)作中,當創(chuàng)作完成,作品出現(xiàn)的公眾視野的那一刻,‘作者就死了’。所以當面對作品,我和你們一樣都是觀眾,我跟你們一起思考呢……”湯輝笑著說。

 

  “當觀眾面對一件作品時,將根據(jù)自己的體驗、知識、思維對其‘再創(chuàng)作’,此時,作品已不再‘屬于’原作者。”——《人民日報》

 

  湯輝:

 

  ***攝影家、藝術家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形式》平行展 參展藝術家

 

  ***美術館《須有作為》藝術展 參展藝術家

 

  安仁雙年展《當場》特邀展 參展藝術家

 

  《芭莎藝術》線上藝術展BBART Gallery 參展藝術家

 

  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

 

  “體育星力量”新浪體育20年頒獎盛典 體育藝術視覺獎獲得者

 

  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理事

 

  中攝協(xié)商業(yè)攝影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中國攝影金像獎評委

 

  全國攝影藝術展評委

 

  “伯奇杯”中國創(chuàng)意攝影展評委

 

  2018京東攝影金像獎評委

 

  2018微博攝影大賽評委

 

  《芭莎藝術》視覺顧問

 

  哈蘇大師

 

  《中國臉》公益影像傳播項目的發(fā)起人、總策劃人

 

  在鳥巢、中華世界壇、尤倫斯藝術中心、米蘭國際體育電影節(jié)、地鐵、網(wǎng)絡等場所舉辦《湯輝奧運公益影像展》,影響了數(shù)億人。

 

  曾通過300余位時代人物的面貌,解讀他眼中的這個時代,被哈蘇官網(wǎng)譽為“世界范圍內(nèi)*具影響力的中國攝影師”。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nèi)容、觀點、圖片、文字、視頻來自本站用戶上傳發(fā)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關權益,請點擊《權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據(jù)該指引發(fā)出權利通知書,我們將根據(jù)中國法律法規(guī)和政府規(guī)范性文件立即審核并處理。
網(wǎng)友評論
發(fā)表
查看更多評論
  • 常先生
    34歲
    網(wǎng)絡營銷/新媒體運營/運營經(jīng)理/主管
    1萬-1.5萬
    阿先生
    34歲
    兒童攝影師
    8千-1萬+提
    阿先生
    30歲
    攝影師/寫真攝影師/古裝攝影師
    5千-8千+提
    王女士
    27歲
    化妝師
    5千-8千
    陳先生
    53歲
    攝影總監(jiān)/主管/總經(jīng)理/店長
    1.5萬-2萬+提
    張女士
    37歲
    數(shù)碼總監(jiān)/主管/攝影師/攝影助理
    面議
    白先生
    35歲
    兒童攝影師/新生兒攝影師
    8千-1萬+提
    肖先生
    38歲
    化妝總監(jiān)/主管
    1萬-1.6萬+提
專訪棲家兒童攝影創(chuàng)始人
專訪棲家兒童攝影創(chuàng)始人
攝影的魅力,在于瞬間,在于真實,更重要的則是在于感悟…
專訪修圖師阿星
專訪修圖師阿星
你看到美輪美奐的雜志封面,但你能想象它和原圖相差多遠么…
專訪兒童攝影師友十六
專訪兒童攝影師友十六
跟小孩子相處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在多年的拍攝過程中,友十六遇到過…
專訪修圖師蕭嵐
專訪修圖師蕭嵐
一個人對于自己的事業(yè)究竟可以熱愛到何種地步?修圖師蕭嵐用一句話便能完整詮釋…
專訪人像攝影修圖師杰子
專訪人像攝影修圖師杰子
做修圖能堅持下去是最難的,有多少人已經(jīng)下定決心,最終還是半途而廢了…
專訪攝影師王磊
專訪攝影師王磊
你有想過夢想有多遠嗎?對于未來,我們有著各種各樣的構想,也有著各式各樣…
專訪情訂奇緣團隊
專訪情訂奇緣團隊
情訂奇緣攝影團隊,成立于97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20多年的一個綜合型、大型影樓…
專訪品尚修圖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
專訪品尚修圖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
田興國老師一直說他是一名草根修圖師,沒有閃亮的頭銜,沒有深厚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