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網 首頁 > 影樓資訊 > 熱點資訊 > 攝影隨筆:根植于內心對數碼的憂懼

攝影隨筆:根植于內心對數碼的憂懼

2015-12-08發(fā)布     轉載自:Photoblog     上傳用戶:小哥謝

  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誕生于一個菲林與數碼交接的年代,經歷過菲林的*高峰,也見證著數碼的迅速崛起,我們看到世界變化,我們迎接一個又一個新科技,伴隨更多創(chuàng)意而感到興奮。但我們同時都是糾結的,因為很多過去充滿價值、回憶與情懷的美好事物終將消逝,即使不會死去,也無法回到昔日的輝煌光景。
 

攝影隨筆:根植于內心對數碼的憂懼

  所以這個年代流行復古,流行集體回憶,甚至是一種文化潮流;又或我們拼命在數碼的巨大浪潮之中,為菲林找出自身價值,不要單單讓數碼的方便、快速與價格淹沒一個跨世紀的寶貴資產。

  早幾日看了2012年的電影《Side by Side》,談的是荷理活電影工作者們對「菲林變成數碼」的看法,因為電影業(yè)亦經歷著相同過程,他們面對的問題與掙扎,不單與攝影相似,而且還豐富得多,由拍攝、剪接、播放直到儲存,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經歷數碼化的沖擊。有人**擁抱,有人抗拒又懷疑,而當中支持反對的原因與攝影界的討論其實也頗為相似。
 

攝影隨筆:根植于內心對數碼的憂懼

  其中一點有趣的,是早期部份人對數碼制作心存恐懼,因為那種全部 101010 的東西很不實在,好像電源一關,就甚么都煙消云散,不似菲林的實在。說起來,誰能保證你硬盤中的東西,可以保存多久呢?如果菲林收藏得好,確實可以保存超過一世紀,而且只要有光,我們就能夠把它們播放出來。即使數碼有太多好處,前進的步伐不可能回轉,但是那種「不實在」的感覺,永遠無法從人們心中除去。
 

攝影隨筆:根植于內心對數碼的憂懼

  我們的生活已在不停數碼化,影像數碼化、身份數碼化、財產數碼化,或許有一天我們的肉身都會數碼化,這也許就是《Side by Side》找奇洛李維斯來拍的原因,《Matrix》的世界是否人類的最終福祉?把一切都放在計算機、放在云端,或許我們很難證明甚么叫「真實」(即使菲林攝影也沒有**真實),但「虛擬」又是不是我們所渴望的東西,抑或始終是一份心底里的恐懼。

  又可能,人生苦短,我們沒有需要想得太多,反正人類不會比起照片更長壽。人一死,煙消云散,是數碼還是菲林,又有誰在意?
 

攝影隨筆:根植于內心對數碼的憂懼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內容、觀點、圖片、文字、視頻來自本站用戶上傳發(fā)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關權益,請點擊《權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據該指引發(fā)出權利通知書,我們將根據中國法律法規(guī)和政府規(guī)范性文件立即審核并處理。
網友評論
發(fā)表
查看更多評論
  • 金先生
    35歲
    攝影總監(jiān)/主管/攝影師
    7千-1萬+提
    宋女士
    33歲
    門市銷售
    3千-5千
    阿先生
    34歲
    修圖師/調色師
    3千-5千+提
    高女士
    26歲
    門市銷售/選片師/網絡營銷
    5千-8千+提
    王先生
    30歲
    攝影師/攝影總監(jiān)/主管
    1萬-1.5萬
    王先生
    34歲
    攝影師
    8千-1萬+提
    徐先生
    29歲
    攝影師
    8千-1萬
    李先生
    29歲
    數碼總監(jiān)/主管/修圖師/調色師
    1萬-1.5萬
專訪棲家兒童攝影創(chuàng)始人
專訪棲家兒童攝影創(chuàng)始人
攝影的魅力,在于瞬間,在于真實,更重要的則是在于感悟…
專訪修圖師阿星
專訪修圖師阿星
你看到美輪美奐的雜志封面,但你能想象它和原圖相差多遠么…
專訪兒童攝影師友十六
專訪兒童攝影師友十六
跟小孩子相處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在多年的拍攝過程中,友十六遇到過…
專訪修圖師蕭嵐
專訪修圖師蕭嵐
一個人對于自己的事業(yè)究竟可以熱愛到何種地步?修圖師蕭嵐用一句話便能完整詮釋…
專訪人像攝影修圖師杰子
專訪人像攝影修圖師杰子
做修圖能堅持下去是最難的,有多少人已經下定決心,最終還是半途而廢了…
專訪攝影師王磊
專訪攝影師王磊
你有想過夢想有多遠嗎?對于未來,我們有著各種各樣的構想,也有著各式各樣…
專訪情訂奇緣團隊
專訪情訂奇緣團隊
情訂奇緣攝影團隊,成立于97年,到現在已經20多年的一個綜合型、大型影樓…
專訪品尚修圖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
專訪品尚修圖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
田興國老師一直說他是一名草根修圖師,沒有閃亮的頭銜,沒有深厚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