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攝影師郭叔緯講述他的攝影作品《安樂窩》
又是一年福布斯排行,一百富豪榜,全球五百企,這些財富榜單總有太多太多。但還有另外的一百人,他們可能永遠無緣財富榜,卻過著值得贊頌的生活?!?strong>The other hundred”攝影展,即日起在太古廣場Park Court展至十月十六日,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不同國家普通人的“人間百態(tài)”。
聚焦普羅居民生活
“The other
hundred”是全球未來研究所發(fā)起的項目之一,為了引起民眾關注、反思那些窮人的生活狀態(tài),于世界范圍內(nèi)展開了一場攝影比賽,共計收到來自六大洲一百五十六個國家的一萬兩千幅作品,再由評審團選出具意義作品一百幅,收錄于攝影圖冊。
是次于太古廣場展出作品,為一百幅當中的三十幅,展覽現(xiàn)場,黑白光影,流彩交錯,攝影師用鏡頭講述?世界上正在發(fā)生的事:中東的一位母親,雖每個月只有八百元收入,卻養(yǎng)活了七個孩子,即便如此,每當其中一個孩子過生日,一家人其樂融融圍在一起吹蠟燭;印度大陸的散工、的士司機或碼頭工人,每個夕陽西下的周五,都會聚在沙灘上摔跤“斗法”。
世界風景“濃縮版”
“無論是專業(yè)攝影師抑或業(yè)馀攝影愛好者,攝影,就是一種交流。”全球未來研究所執(zhí)行總裁程子俊于昨日發(fā)布會上說?!安煌瑖业娜耍嗫沙蔀榕笥??!比绻f,攝影家是影像傳遞者,照片就是風景的“濃縮版”。勤勞的人們總是不應被人遺忘,是次展出攝影師Rachel
Gouk的作品,他走訪了中國杭州莫干山,用鏡頭記錄茶忙場景,那些採茶女,四、五十歲者居多,不用採茶的季節(jié),亦要幫助丈夫照顧家庭。
“為何想到用這張照片參選呢?”記者問。本地攝影師郭叔緯于照片中再現(xiàn)了“香港精神”:劉先生夫婦,長年負責電池、電動摩打、電線、廢舊材料回收和轉(zhuǎn)售工作,之后,再將這些貨品存放于他們旺角的貨倉,雖然辛苦,但二人卻認為他們的貨倉是最幸福的“安樂窩”。“香港居住狹窄,多公屋,可住在那里的人呢?他們有自己的奮斗夢。香港不少地方不一定都繁華,還有一些我們從未去想過關注的人們?!?br/>
查詢“The other hundred”攝影展詳情,可登陸網(wǎng)址:www.theotherhundred.com。